top of page

十年相機解剖 拆解故障機器 深入單眼相機的內部結構從外殼到核心 每個細節感光元件的故事 時代的眼淚老相機 鏡頭背後的技術 快門的秘密拆解看見科技的演進

  • 作家相片: Caillou Wang 王靖凱
    Caillou Wang 王靖凱
  • 4月23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拆解舊相機的探索之旅

今天,我們要對這台陪伴我成長多年的單眼相機進行一次徹底的拆解。這台相機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,功能雖然故障,但對我來說,它是一台承載著無數回憶的裝置。既然它已經不能正常使用,便決定透過拆解它,來一探這些年來它忠誠服務的秘密。

時代的眼淚老相機 鏡頭背後的技術 快門的秘密拆解看見科技的演進 十年相機解剖 拆解故障機器 深入單眼相機的內部結構從外殼到核心 每個細節感光元件的故事

開始拆解:發現氧化的螺絲與手汗痕跡

首先,我們從底部入手,那裡有幾顆明顯的螺絲。由於時間的侵蝕,一些螺絲已經嚴重氧化,這可能是因為長期使用中接觸到手汗。每天頻繁使用相機,手上的鹽分難免累積,這些螺絲已經覆上一層薄薄的鹽痕。

電動螺絲起子上場,拆卸過程便迅速加快了。在拆下幾個螺絲後,我開始撕開蒙皮,這才發現下一步需要將更多螺絲解放出來,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誤拆的情況,但這只是探險的一部分。

深層解構:內部結構的驚人發現

隨著背蓋被拆開,我們看到了整個螢幕模組和按鍵排線。這些排線的結構相當複雜,甚至令人讚歎不已。特別是其中那條美麗的藍色排線,像是機械世界中的藝術品。

接著,驚喜出現了。這台相機內部竟然搭載了來自Toshiba的晶片!儘管如今許多相機都使用標準化的HDMI接口,我們發現了一個用心設計的小細節:這裡有一個金屬框架,旨在保護HDMI接口不因拉扯而損壞。這種設計確保了接口在使用時更耐用,避免了焊接點的損壞。

感光元件的亮相:攝影靈魂的秘密

當我們逐步深入相機的內部,終於到達了這次拆解的重頭戲——感光元件。當這個核心部件被拆下時,無法抑制的驚嘆從我嘴裡迸出。它完美地坐落在金屬框架中,整個結構設計讓它在相機內部非常穩固。這是一個EPSE感光元件,它看起來就像一件藝術品,閃耀著科技的光芒。

這時我注意到,現代相機前端通常會有一層IR(紅外)濾鏡,它會保護感光元件免受灰塵影響。所以當你在清潔相機時,實際上並沒有碰到感光元件本身,而是這層濾鏡。某些特殊版本的相機會移除這層IR濾鏡,但在這台相機中,它依然牢牢地保護著感光元件。

歷史的見證:反光鏡與對焦模組

隨著拆解進入深水區,我們來到了相機的對焦模組和反光鏡。這些模組展示了曾經流行的光學對焦系統。反光鏡會將光線反射至對焦模組,從而完成自動對焦。而如今,無反相機已經不再依賴這些機械對焦系統,它們直接使用感光元件進行對焦,這讓我們手中的這台相機顯得格外具有歷史感。這是技術進步的象徵,也是相機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告別。

頂板與快門模組:微小細節中的心血結晶

當拆到頂板部分時,我發現這裡集成了相機的閃光燈、快門按鍵和模式轉盤。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這些模組被設計成一體式的結構,意味著即便只有一個按鍵壞掉,你也得更換整個模組。這樣的設計對我這個曾經因為泡海水損壞頂板的人來說,格外有共鳴。

結語:拆解背後的情感與技術敬意

這台相機的拆解是一段懷舊的旅程,同時也讓我對它的設計充滿了敬意。雖然它只是一台入門級的相機,但從內部的結構設計到每一個螺絲的安排,處處體現了製造者的用心。它的反光鏡機構、感光元件、排線與各種模組,無不彰顯著攝影器材的精密與複雜。

這次的拆解讓我對這台相機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情感聯繫。雖然它已經無法再陪我拍下更多的照片,但它在我心中將永遠閃耀著屬於它的光芒。


留言


不錯過任何更新內容! 免費訂閱最新文章內容!

感謝訂閱!

2021 LOGO.png

王靖凱

是全方位的影像執行製作人

2008年開始接觸攝影

前置討論.現場執行.後期製作

從來不侷限拍攝類型, 有想法與拍攝內容都歡迎討論, 一起製作出符合需求的影音內容!​

AD below will support this website

bottom of page